高笑林(相聲第六代傳人下)

分類:名家堂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0年10月30日    點擊:1295次

1945年日寇投降后,雖年僅19歲,卻已是飽經(jīng)風霜且技藝成熟高笑林,為了尋找先期來濟南晨光茶社參加開業(yè)的父親,來到了山東濟南大觀園晨光茶社。這時的晨光茶社,正是如火如荼的最旺盛時期,可謂名家薈萃,精彩蒸騰。一個很正規(guī)又高雅的相聲表演團體,聚集著李壽增、孫少林、劉寶瑞、郭全寶、劉廣文、王長友、袁佩樓、王樹田和他父親高桂清等相聲界大腕和相聲名家。高笑林如魚得水,他博采眾家之長,在他們各有特色的相聲藝術影響下,高笑林在相聲藝術上得到了超凡的提高,說、學、逗、唱,無所不能,無所不精。很快,他以爐火純青的精湛演技,贏得了濟南觀眾認可和喜愛,已經(jīng)是能在晨光茶社安排在倒二,也稱小“氽底”。

高笑林(相聲第六代傳人下) 新中國曲藝50年特別貢獻曲藝家 馬三立徒弟 高笑林 名家堂  第1張

高笑林、馮寶華

為發(fā)展安徽的相聲事業(yè),高笑林于1958年由南京市曲藝團支援來到合肥市曲藝團工作,是安徽相聲的創(chuàng)始人。在安徽工作的幾十年,悉心育人,培養(yǎng)了許多優(yōu)秀的相聲演員和大批相聲觀眾。從1953年到1977年曾為毛澤東、彭德懷、賀龍、萬里等演出,多次受到嘉獎。1989年高笑林退休。1998年天津電視臺錄制中國傳統(tǒng)相聲集錦,一共四十集,電視臺一次就為高笑林錄制了七段相聲,許多省級電視臺、衛(wèi)視臺均轉播了高笑林表演的傳統(tǒng)相聲。2000年中國曲藝家協(xié)會授予他“新中國曲藝50年特別貢獻曲藝家”稱號。

奔放、熾烈、火爆到底,轟動全場是高笑林的相聲藝術表演風格,他從不拘泥于相聲傳統(tǒng)藝術中“三翻四抖”的陳規(guī),但又僅抓喜聞樂見這一相聲藝術的特點,把幽默詼諧融入到整段節(jié)目當中,上場就是“包袱”開頭,在表演中語言精練緊湊,表演動作隨著相聲藝術的語言不欠不過自然合理,是一位典型的晨光茶社文、爆相兼類型的相聲演員。

2009年10月19日下午13點,高笑林在安徽仙逝。從藝期間,主要創(chuàng)作和演出《八女夫》、《幸福生活》、《黑心人》、《一家和好》、《新對聯(lián)》、《新燈謎》、《黃山鄉(xiāng)情》、《牛口奪寶》、《將相和》等相聲段子,均由有關刊物發(fā)表。高笑林在安徽工作近五十年,他先后培養(yǎng)了朱文先、吳新安、鄭林哲、王學淵、吳棣、崔冰等十名弟子,如今這些徒弟都成了安徽相聲界的中堅力量。
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若羌县| 饶阳县| 汕头市| 沭阳县| 新绛县| 荃湾区| 江西省| 平遥县| 吉水县| 萨迦县| 新绛县| 姜堰市| 淮南市| 泌阳县| 营山县| 莎车县| 古浪县| 五莲县| 万州区| 洛阳市| 海丰县| 海安县| 临漳县| 伊宁县| 南雄市| 来安县| 玉树县| 惠州市| 武宁县| 手游| 浦北县| 抚松县| 资中县| 广德县| 定西市| 阜新市| 石门县| 崇左市| 甘肃省| 定兴县| 德清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