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鳳山(相聲第五代傳人上)

分類:名家堂    發布時間:2020年09月05日    點擊:1399次


高鳳山(相聲第五代傳人上) 相聲第五代傳人 高派快板 高鳳山 名家堂  第1張

高鳳山(1921年5月2日-1993年8月6日),著名快板書表演藝術家和相聲表演藝術家, 河北省三河市沈莊子人。

高鳳山六歲失去父母兄長,只身乞討流落北京,七歲為“天橋八大怪”之一著名天橋藝人曹德奎收養學習數來寶,飽受惡勢力的欺壓凌辱。七年藝成后,又拜著名相聲藝人高德亮為師,學說相聲,打下深厚功底。

高鳳山十四歲開始獨立賣藝,在天津“三不管”一個不大的書館里,館主崔老太太怕他唱不好,只給他擺了兩條板凳,板凳多說明藝人本事大能掙錢,板凳少則說明觀眾少沒能耐。第一次演出14歲的高鳳山唱起了反映軍閥混戰的《直奉大戰》、《打南口》等故事性較強的時事新聞唱段。他口齒清楚,聲音脆亮,可在表演方式上卻和一般藝人不一樣,他的表演有聲有色,豐富多彩,不僅大膽吸取了戲曲和評書的一些表演手法,還加進了許多與內容相吻合的曲藝動作,讓觀眾耳目一新。高鳳山表演的創新數來寶很受歡迎,讓崔老太太對他刮目相看,第二天他再演出時,板凳的數量和時間都增加了一倍。在實踐中他逐漸形成了高亢、脆美、流暢的獨特風格,并與另外一位數來寶藝人王鳳山一起,成為當時頗為著名的數來寶藝人。高鳳山不僅唱數來寶,也表演相聲,先后與相聲名家馬三立、白全福、朱相臣等人搭檔,逐漸享名。

高鳳山(相聲第五代傳人上) 相聲第五代傳人 高派快板 高鳳山 名家堂  第2張

王學義、高鳳山

高鳳山大膽創新,是把藝人“單跪式”改為站著唱的“第一人”,同時又在傳統“數來寶”的基礎上創造了“快板”這一藝術形式。數來寶的傳統表演方式是蹲在地上唱,不許站起來,高鳳山也不能例外,可他總覺得別扭,想動也動不起來,最多只能揚著頭與觀眾交流一下,其他都受到限制。于是他下定決心,改蹲唱為站起來唱,并加上手勢、眼神及面部表情等動作,這一改非同小可,特別受到觀眾的歡迎。

1937年,“七七事變”爆發,高鳳山返回北京。這時候的天津人心惶惶,小梨園、燕樂等著名曲藝演出場所觀眾銳減,著名的“曲藝五大王”中的金派梅花大鼓創始人金萬昌、單弦大王榮健臣、相聲大王張壽臣等人紛紛離開天津。其他許多藝人,如馬三立、高壽亭也離開天津去了濟南。新中國成立后,從水深火熱中掙扎出來的高鳳山飽嘗黃連知蜜甜,他以樸素的階級感情投入到了火熱的新生活中。
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铜山县| 和政县| 佛山市| 涿鹿县| 宕昌县| 株洲县| 澳门| 云林县| 公安县| 千阳县| 青州市| 郁南县| 金昌市| 铜山县| 泰州市| 安陆市| 胶州市| 弋阳县| 哈尔滨市| 涟水县| 伊春市| 天祝| 汕头市| 田阳县| 昔阳县| 永寿县| 建阳市| 怀柔区| 易门县| 黎川县| 涞水县| 临武县| 海城市| 琼海市| 葵青区| 康平县| 曲阜市| 苍溪县| 晋中市| 东乌珠穆沁旗| 靖宇县|